http://dzb.zxnews.net/Img/2019/5/20190513a0fb540c61ea482c9da03518626a3439.jpg
眼下“谷雨”刚过,但位于柴湖镇大同村的市荣青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网箱田”当中,早已是蛙声阵阵。22日8时许,养殖基地
http://b.zxnews.net/content/2019-04/27/000104.html

等待处理…

蛙声唱响致富路

2019/5/13

眼下“谷雨”刚过,但位于柴湖镇大同村的市荣青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网箱田”当中,早已是蛙声阵阵。22日8时许,养殖基地负责人刘有荣舀起一勺饲料缓缓放入饲料盘中,一只只绿黑相间的黑斑蛙迅速聚集、抢食……

“当前的行情不错,价格每斤23元以上。半个月后今年的第一批成品蛙就能出货。”虽然今年才第二年养殖,但刘有荣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刘有荣今年63岁,是个当地有名的乡村能人,种过地,开过面粉厂,做过买卖,后来搞生态农业办起了合作社。2016年5月,在开发区政府支持下,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1500亩,主要种植生态水稻和小麦。2017年上半年,刘有荣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黑斑蛙的市场潜力巨大,他决定试一试。于是,2018年他用80亩土地建场,引进200万尾幼苗,正式开启黑斑蛙养殖。

黑斑蛙属于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只会捕捉会动的食物,而这正是养殖黑斑蛙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先后多次去外地请来资深师傅现场指导。”刘有荣告诉记者,最终他采用在丝网盘上放置颗粒饲料的方式进行喂食,并以此对黑斑蛙进行驯化。

“现在只要把饲料放在盘子里,黑斑蛙就会自己进食了。因为丝网做的盘子有弹性,黑斑蛙爬上去,颗粒饲料就会滚动起来,黑斑蛙就能看见饲料了。”刘有荣说,通过自繁自养,现在下一代黑斑蛙也已经具备了吃饲料的习性。

攻克了技术难题,刘有荣有了底气。为了保证养殖品质,刘有荣特别选用由鱼粉、豆饼、玉米等制作专用饲料,进行生态喂养,使黑斑蛙的肉质更加细腻。

“每亩毛收入能达到两至三万元。销路基本上不用愁。”刘有荣告诉记者,去年基本收回了投入的本钱,今年将进一步开拓市场。现在他已经与汉口、重庆、上海等地的经销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谈及下一步计划,刘有荣认为,虽然养殖场目前已经步入正轨,但还是应该继续提升养殖技术,重点学习如何发展生态养殖。再经过三四年的经验积累后,他将逐步拓展养殖规模和销售渠道,引导周围的村民有序参与进来,并将自身所学分享给他们,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江学文 文/图)

上篇:市直第一代表小组视察碾盘山水利水电工程
下篇:这个“456”不简单——内外联动开放释放“上海磁力”
分享到

© 2019 今日钟祥
ICP备:鄂ICP备2020023045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