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zxnews.net/Img/2019/7/pc20190719272e276b782b4176bfba317ab277c063.jpg
樵夫 一 身在异乡,三伏天里,总能想起家乡的米茶。 妻为了解我馋,仿照家乡做法煮制了米茶。虽然米也微黄,茶水也有淡香,吃起
http://b.zxnews.net/content/2019-07/20/000766.html

等待处理…

米茶醇香

2019/7/19

樵夫

身在异乡,三伏天里,总能想起家乡的米茶。

妻为了解我馋,仿照家乡做法煮制了米茶。虽然米也微黄,茶水也有淡香,吃起来也有那么一股风味,但与家乡米茶比起来,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我问自己。是米的太精细?水质的清洌?还是大锅炒制的火候?我想,都不是。少的应是一种醇香,一种情愫,一种念想。

家乡的米茶,是一种特有的湖北地方风味小吃。从初夏到深秋,从农家饭桌到酒店饭馆,都能见到米茶的身影。它醇香可口,微甜不淡,略涩不苦,与馒头搭配,既饱肚又解渴,受到家乡人们的喜爱。

旧口人李树曾用家乡方言唱了一曲《妈妈的米茶》,在网络上一度流行。它让更多的家乡人在乡音中,领悟到家乡米茶的醇香和母亲的情怀;在外的游子听了,更能勾起思乡之情。乡愁、妈妈的身影和脸庞、妈妈煮的米茶,瞬间都会涌上心头,在脑海里萦绕。

米茶的制作并不复杂,将米炒制黄色后,放入煮沸的水中,米粒煮裂开花后,盛起盆中冷却后即可饮食。也有趁热吃的,但比不上凉吃有风味;也有放其隔夜后,等发酵发酸后吃的,这种风味有如酸梅汤,别有一番滋味。

虽然是地方特色,但它也上过大雅之堂。在明朝嘉靖年间,它是宫廷美食,皇太后娘娘视其为夏季良饮和美食佳品。话说当年,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王被册封在湖北安陆府(现湖北钟祥),其生母蒋氏身怀嘉靖皇帝时,害喜吃不下东西,各种山珍海味均不合口味。就在兴王大怒之时,一厨师端来了自家吃的米茶给蒋氏吃。没想到,蒋氏吃了后,食欲大开,一连吃了两三碗。

由此,民间农家的米茶进了兴王府,后来,嘉靖皇帝入了紫荆城,其母蒋氏也将其带进了皇宫,成了皇家夏季必不可少的一道饮食。据说,其他入贡的精米制作出来的米茶,赶不上钟祥糙米的口味。从那时起,老家糙米也一度成为贡品。

钟祥是世界长寿之乡,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极高,让长于土中的谷麦豆类营养元素丰富,所以钟祥糙米制作的米茶口味自然要好于精米。我想,我在异地吃到的精米炒制的米茶,也应是如此,少了糙米的淳香爽口了。

米茶,最地道的是用麦米制作。过去,平原地区稻米少,每年从山田上收获的稻米只用作蒸米饭,舍不得用来炒制米茶。现在乡间不再大面积种植大麦,且人们也不喜欢麦米的那种粗糙感,于是改用稻米中的糙米制作米茶。

用麦米制作米茶,特别是关于祖母与米茶的往事,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深刻。

一是祖母准备大麦米的辛劳。每年夏收后,祖母就将收回的大麦放在晒箕上晒干后,再利用晴好天气,将大麦放到石碾上将大麦皮壳碾掉,麦米晒干后装袋,以备后用。

碾大麦米非常麻烦,也非常辛苦。大麦皮壳,很厚实,要碾三遍才能将皮壳和麦粒完全分离开来,再用筛子将麦肤和麦米粒分开。

与我家相邻的向妈家,台子上有一盘碾磨。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是用这盘碾磨碾制大麦米。我们家是近水楼台,从早晨一开始,祖母就开始忙活碾制大麦米。

碾架套好牛,大麦放上碾盘,洒上一层水。祖母就拿着一把小扫帚,跟在牛后面,边赶牛,边扫滚落到碾盘边沿的大麦米。高大的榆树下,那围绕碾盘转圈的老牛,那“吱吱呀呀”碾架响声,小脚的祖母围着碾盘扫米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想来,甚是温馨。

大麦的外层皮松动后,就不能再碾了,要将它们收拾下来放到一边的晒箕上,将其晒干后,用筛子将麦麸子筛出来。筛好后,再将其放到碾盘上碾。碾好、晒干、筛选,如此周而复始。碾晒好三遍后,筛掉最后的麦麸,才算碾好了大麦米。

二是祖母煮米茶、蒸馒头的酷热艰辛。三伏天的每个早晨,祖母都是烧好早饭后,就开始在厨房里准备炒米茶米、煮米茶。酷暑高温,加之厨房不通风,再加上土灶大火,热锅热气,整个厨房就像一个大蒸房。一水瓢的大麦米还没炒成金黄色,祖母早已是汗流浃背、汗湿襟衣了。

在锅里煮着米茶的间隙,祖母又要准备与米茶配食的馒头了。这种馒头,在老家方言里称之为“板凳腿”。制作它,先将面和好后,放到盆里“醒”,等面“发”好后,就把它理成一个长圆筒,用刀切成一断断小方圆体,放到蒸格里蒸熟。蒸熟后的这种馒头,像农家坐的板凳椅子的腿形,即而得此名。

吃米茶,配上这种馒头,既有馒头的甘甜,也有米茶的爽口,味蕾上的感觉非常美妙。夏日里,这种饮食搭配,在乡间非常盛行!

锅里的麦米煮开花后,米茶就煮得差不多了。祖母将其盛在两个大瓷盆里,盖上纱网,让其冷却。一盆供中午全家人食用,一盆是晚上的饭食。米茶煮好,等馒头蒸熟,祖母又要到园田里,摘瓜摘豆,为一天的菜蔬做准备。

我的印象中,祖母总是繁忙的。不是在厨房里忙碌,就是在园田里劳作。

晚饭后和祖母坐在树下乘凉,祖母向我讲了若干故事和传说。其中关于米茶的传说,也让我难忘!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老家所在的地区干旱绝收。一个地主家的佃农交不上粮食,地主家的家丁就毒打他。佃农心生怨恨,在一个夜里,一把大火把地主家的米仓给烧了。地主看到被烧的麦粒和谷米,既不能食用,也不能卖钱,无可奈何,就把被烧的麦粒和谷米,倒在了野外。

缺粮挨饿的乡民们,捡拾了这些被火烧过的麦粒谷米,拿回家用水淘后,放到锅里加水熬煮。煮熟后,闻了清香,吃了甘甜,喝汤水可口。从此,乡亲们受火烧米粒的启发,将麦粒和谷米放到锅里炒制后再煮,从而衍生了米茶,并传播开来,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祖母逝去多年,我也离开老家多年。祖母煮制的米茶,只能在梦境中出现,在记忆里搜寻,在想象中回味。

如今的三伏天里,吃一碗老家的米茶,不仅爽口,更能静心怡情,思绪飞扬!

米茶,醇香,犹如那逝去的岁月芬芳。

上篇:没有了
下篇:连载小说——伴 娘
分享到

© 2019 今日钟祥
ICP备:鄂ICP备2020023045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