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独山县,投资22亿元建造了一处“人造古城”,金碧辉煌,却无人问津。据新华社报道,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因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于近日受审。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斥资22亿元建“人造古城”,花了多大的血本!如果把这种“魄力”用在改善民生上,切实受益的将是当地百姓。只可惜,这笔宝贵的资金却用在了好大喜功的造城上。检索媒体报道可见,短短几年内,就有上百则各地启动人造古城的信息,古城变“鬼城”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地方都有古文化、古文明的脉络可寻。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视角看,似乎每个地方都有建古城、古镇,恢复先人城池的理由。然则,把这些“卖点”放到中华文明主轴去看,放在历史朝代代迭中去看,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家一地的历史文化,不过是中华历史文化丛林的一缕细小组成。专家对本地历史文化进行开掘研究是必要的,但是不是一定要让历史文化丛林中那些枝枝蔓蔓都“昔日重来”?未必。中华历史文化灿烂,但把所有古城都重建起来,既不现实,更没必要。
一个地方有丰厚文化底蕴是财富,但这种“财富”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文化的熏陶、文明的促进。一个地方历史悠久与否,与其旅游、投资的吸引力大小未必正相关,真正的吸引力靠的不是几座簇新的“古建筑”,而是务实作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有效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功利的“变现思维”曲解历史文化的要义,注定很难收回成本。对已经建起来却无人问津的古城、古镇,能开发利用的尽量用起来,实在无法盘活的,不妨改做其它用途,总比任其荒废要强。
古城沦为“鬼城”的怪相迭出,再三警醒我们,一些地方现下的决策机制还有待改进。重大投资、重大决策必须征求各方意见、倾听百姓声音,不能任性而为。权力必须在监督下运行,始终保持谦抑和审慎。“造城热”的苦果渐显,类似的冲动不能再有了,更不能因为“集体决策”的理由,不去严肃追究责任。(转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