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网上有则报道:11岁的女孩小晴(化名),因见弟弟出生后,母亲关注弟弟、忽视自己,故而开始出现行为退化——用奶瓶喝奶、让父母喂饭……
遭到母亲训斥后,她又开始出现呕吐、厌食的症状。小晴说,“我当时想把自己饿死,看见妈妈那么着急,我心里特别高兴!”
不用说,这是一场用折磨自己来进行的“妈妈争夺战”。故事的背后,展示的不是对妈妈的特别依恋,而是源于对一母同胞的嫉妒。
培根说过:“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的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我们崇尚美好,愿意给予孩子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谁都不想孩子因为嫉妒而毁掉这一切。
如果这位妈妈告诉大宝:二宝是来给你作伴的,假如你能照顾好自己,还能照顾二宝,妈妈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你……
言出必行。当大宝对二宝有一点点关爱,妈妈就加倍疼爱大宝。那么天长日久,大宝不但不会嫉妒二宝,还会感谢二宝:因为有你,我才有了表现的机会;因为有你,妈妈才更加爱我……
大宝越喜欢二宝,妈妈就越喜欢大宝;二宝对大宝越依恋,大宝就越疼爱二宝……其实,谁也没动大宝的奶酪!在这种爱的循环里,“嫉妒”这个不良品质,哪里还有迹可循?
二
傍晚,孩子们在院子里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就是我随便抽一张词语卡片给A看,A用语言具体描述后,给B猜。哪组猜中的卡片最多,哪组就赢了。
4个小伙伴分2组,大宝组旗开得胜,竟然猜中10张!大家赞不绝口,看来“词语大王”非他们莫属。
没想到,小宝组忽然脑洞大开,以势不可挡之势一路猜来,最终以20张的好成绩,完胜大宝组。
小伙伴们纷纷喝彩。但大宝却一个劲地翻白眼,说人家超时、犯规、耍痞;还说成绩不能算数,要求再比一场。
此时此景,我有点蒙圈:这不是赤裸裸的嫉妒吗?
我没说破,只是讲了“酸葡萄”的故事——狐狸想吃葡萄,尝试几次仍无法吃到,便故意贬低它,嫌它酸,来抵消心中的不服气……
讲完,我深深地看了大宝一眼。大宝低下头,不再嚷嚷。最后,我给小宝组发奖的时候,他也热烈鼓掌。
看来,用故事淡化孩子的嫉妒心理,也是一种好办法。这种小嫉妒,我们既不能大惊小怪,也不能放任自流。用淡化的方式轻处理,点到即止。
三
前几天,小陶妈妈跟我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在全市幼儿手工比赛中,她家的大宝二宝都获奖啦!
二宝学习认真,得奖是意料之中。可是,大宝得奖有点反常。比如在美术活动中,我教孩子们制作沙画。大宝东张西望,一会摸摸这个,一会看看那个,一刻也不安静。
小宝早早制作完毕,拿给我看,线条流畅,疏密均匀。我大大表扬一番,奖他一支口红笔。
大宝不高兴了:“老师,二宝不应该得奖。你看,我做的沙画比他大!”我扭头一看,他的沙东撒一点西撒一点,看起来满满的一大盘沙画,实际上豆芽炒鸡毛——乱七八糟。
估计他看二宝得奖品,心里不平衡。还没下课,二宝就哭起来,他的奖品被大宝“不小心”弄坏了……
像这样大宝嫉妒二宝的案例,不胜枚举。我想知道的是,他怎么会在妙手如林的手工大赛中夺魁?小陶妈妈说,看到孩子日益明显的嫉妒心,她恐慌又焦虑。
但必须面对,必须遏制。于是,她经常让两个孩子进行各种比赛,输了坦然面对,找差距;赢了快乐分享,给鼓励。
刚开始,大宝还是嫉妒二宝,输了就找N种理由贬低弟弟。有一次,小陶妈妈放出狠话:“为什么你总是嫉妒二宝,二宝没嫉妒你?原因只有一个:你没啥本事值得他嫉妒。”
与其嫉妒别人,不如让别人嫉妒你——妈妈一句话,大宝觉醒了。
从那以后,不再不服气,不再盯缺点,以大哥哥的榜样姿态,引领着小宝的言行。他会的,把小宝教会;小宝会的,他努力做得更好。
四
二胎政策放开,大宝对二宝不服气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服气的第一个原因:感觉二宝比自己优越。
比如“妈妈争夺战”里的大宝,觉得妈妈有了二宝,忽视了自己,心里就不平衡了。
其实,优越感是相对的。告诉大宝:二宝比你小比你好玩,但是你比他懂事比他可爱;二宝比你聪明,但是你比他能干;二宝比你听话,但你比他有主见。
帮大宝找到自己的优点,就找到了与二宝抗衡的优越性,家长恰到好处的点赞,就把大宝的嫉妒心化解于无形之中。
大宝不服气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感觉二宝比自己受宠。
毋庸置疑,二宝小,家长的精力会多放一些,有时候冷落了大宝。大宝就感觉自己失宠了。所以,家长要时刻照顾大宝的情绪,让大宝参与关爱、感受被爱。
当大宝觉得“我们都是宝”,他才会发现:其实,谁也没动我的奶酪!把大宝的嫉妒心引流到上进心,让孩子始于嫉妒,动于赶超,终于进步,这才是我们育儿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