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型电视纪录片《汉江》的播出,人们对汉江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钟祥——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长片中几度显现,足以证明了汉江与钟祥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外在亲缘。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浅述一下汉江与钟祥二者间的关系。
一、地理缘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境内的秦岭南麓。它由西北流向西南,其流域波及陕西至湖北等数省,在湖北省省会武汉注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汉江虽是长江最大支流,而形成年代却早于长江。据近年的地理科学研究表明:汉江比长江发育形成要早约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年,迄今约有一亿二千万年历史。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汉江流域范围正逐渐式微,目前只有从发源地向下游湖北境内这一段河流维护保留得较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整个流域水量渐少。好在国家正在实施“引江济汉”之策,引用长江水来缓解汉江中下游用水及维护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之需。钟祥——处于汉江的正中游地段,地理位置特殊。
地质史上,在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汉江流域整个地面隆升,荆山和大洪山即在这个时期形成。这次造山运动之后,汉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渐渐地具有了今天之轮廓。造山晚期,中游流域又有不大的升、降运动。在老河口市以上,地面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加剧;在老河口市以下,则扭曲下降,发育了广袤的泛滥平原(汉江平原),并与长江中下游大平原相连结,泛称“江汉平原”。
从地貌分,汉江中游指现在湖北省的丹江口市以下至钟祥市旧口镇与沙洋县马良镇连接处为止的河谷地域。干道流经丹江口市、老河口市、谷城县、襄阳市、宜城市、钟祥市等地。汉江水自丹江口市往东稍偏南流,至襄阳市东北纳其最大支流唐白河水后,急转南下。汉江东岸有大洪山山脉相偎,西岸则有荆山山脉相依,二山脉互拥,均为西北趋向东南走向。汉江中游河道全长241公里,占干流总长的16.1%。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离海洋甚远。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马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向东南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海拔在2500米~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可以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一段便成为我国南北气候的交接地带,故流域内气候较温和,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较早及先进地区之一。
二、历史缘
汉江流域是人类早期活动地区之一,因为人之生存离不开重要元素——水。择水而居,是其共性。在旧石器时期末至新石器时期,这里便有原始人类活动。从上游我省境内的十堰市至襄阳市一带,中游的襄阳市至钟祥市一带,下游的沙洋县至汉口一带,都发现有原始人类栖息遗址。从众多遗址发掘出的打制石器来看,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人类在汉江平原的生存活动已相当频繁。就钟祥地区而言,现已发现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达30多处,主要分布在汉江东西两岸的丰乐、洋梓、九里、长滩、冷水、旧口、双河、石牌、长寿、胡集等乡镇区域内。这些乡镇境内都有汉江支流流经,尤以洋梓、长寿两地境内遗址较多。
沈湾遗址:位于现洋梓镇天岗村赵家湾南50米处,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断面可见文化层厚1米,所发掘出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篮纹等。器形有盆、罐、豆及纺轮等。属大溪文化。
庙湾遗址:位于现东桥镇北堰村处,新石器时代,总面积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采集石器有斧、铲等;陶器有罐、鼎、纺轮等。
边畈遗址:位于现九里回族乡边畈村余家山头东200米处,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1~2米,陶器有鼎、豆、罐、碗等。边畈遗址的两次发现与两次发掘,揭开了钟祥地区在汉江平原6000余年历史的面纱。
六合遗址:位于现九里回族乡治所附近,距钟祥市治所郢中街道仅2千米,紧邻汉江遗泽——南湖(又名镜月湖),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1年、1983年两度发掘,文化层厚1~1.8米,分三层。上层为西周层,出土陶器有鬲(音例lì)、豆、罐、甋(音弟dì)、钵、缸、碗等。中层为石家河层,出土石器有斧、刀、镰、锛等;玉器有管、璜、人头、兽头、佩饰等;陶器有碗、杯、盆、鼎、豆等。下层为屈家岭层,出土陶器以泥质黑陶、彩陶为主,纹饰有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篮纹、按窝纹、绳纹等;器形有鼎、曲腹杯、盆、罐、壶、碗、豆、纺轮等。六合遗址更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它的发现与发掘,充分证明了钟祥历史从原始人类进入史后这一漫长期的延续性。
三、文化缘
汉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认为:“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夏水得名。”古之夏水即今之汉水。“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亦即汉水下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可见,先秦时代的中国人自称“夏”或“华夏”,其根源在此。夏水称汉水是在秦代消亡之前而叫响的,是因接替秦王朝的新兴朝代为“汉朝”,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史上著名的“三大盛世”之首的“文景之治”就处在汉代。因而,以“汉”为宗,占中华民族95%的人口称汉族。这样,汉水就与汉朝、汉民族、汉文化等具有了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汉水称谓除了“夏水”,还有“沔水”等。河流名为何这么叫及称谓的转换,里面存在许多典故,与本文不太重要,故不赘述。
汉江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化大河,孟子说:“水由地中生,江淮河汉是也。”第一次把“江淮河汉”四大名水相提并论。汉江奔腾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连接和传播两大河流域文化。国际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特别指出:“汉水上游是古代盛地,因为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从这里有道路通往渭河流域北面的关中地区和上述几个地区之间的著名通道。”汉水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具备了沟通、融合以及传播南北文化的先机。汉水在与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中,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在包容和吸收中发展,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
汉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滥觞地之一。中国文学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发源和交汇于此。故而,汉水孕育了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又是汉、魏晋、唐、宋、明、清各朝代文化的富矿区。汉江中游(现丹江口市至钟祥市一带区域,流经159公里)是汉水文化最精彩和最有代表性的一段。
“沔河流水,朝宗其海”、“汉江浮浮”、“汉江汤汤”就是《诗经》中描写伟大汉江的。《汉广》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水广矣,不可泳思。汉水永矣,不可方思。”这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第一首汉江情歌,其景、其咏之怡神,与那首“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诗经》中另有《南有嘉鱼》、《旱麓》、《四月》、《江汉》、《常武》、《沔水》、《殷武》等吟及汉江及其流域。
2300年前,屈原因谏楚怀王赴“武关之会”被无端流放到汉水中游一带的鄀城(据有关人士多方考察求证,当时的鄀城在现今的钟祥市胡集镇及双河镇一带)。屈原在此创作出了《天问》、《九章》等不朽诗篇。屈原在鄀城时就萌发出了以身明志的报国想法,被汉江上一不凡人渔父劝导而放弃了投葬汉水之念。二次流放到湖南境内,在汨罗江实现了夙愿。屈原这一投水报国,成为了千古美传,被树为华夏伟大爱国主义的先驱和精神坐标!
(通联:钟祥市承天东路节节高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