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7星期三
新闻报料热线:0724-4261072 Email:jrzx139@sina.com <上一期 下一期>
第C3版:社会·民生
默认

杜宗升:医者仁心显大爱

有特意前来求诊的患者、有过来咨询的患者家属、也有等待汇报工作的医生……一大早去住院部查完房回到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聚集了一群“等着他”的人。他是市中医院副院长杜宗升。从医28载的杜宗升说,只要他在医院,这就是他工作的常态。

娃娃脸,自然卷发,讲话轻声细语,杜宗升总会用微笑来迎接患者。初见杜宗升的人,会被他微笑的模样吸引;熟悉他的人,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经过他治疗的人,会被他仁心仁术感动。

在杜宗升看来,救死扶伤是他的本职工作,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凭着一份执着、一份敬业,杜宗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展现了无限大爱。

学医为治病救人

1968年2月,杜宗升出生在胡集镇的一个小村庄里。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兄弟姐妹也多。他很懂事,学习成绩也特别好。看着身边的很多人有病看不起医生,自己挖草药煎水喝了治病,杜宗升暗暗立下志向,长大要当一名医生。

1986年,杜宗升报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1991年,毕业后他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市中医院的一名住院医师。先学以致用,再不断学习、不断提升……除了通过各类期刊、书籍等自学医疗前沿技术外,他还先后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医心内科和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进修。进院第9年,凭借优秀的专业技能,他成为院内科主任,随后又被提拔为医务科科长。

2004年以前,钟祥的医院没有ICU,患者突发急病、重病需要送到省里的医院,往往错过最佳抢救时间。2004年,市人民医院组建ICU重症监护室。凭借良好的业务素质,杜宗升被挑选为新组建的ICU科室负责人。

杜宗升回忆,筹建时,ICU重症监护室没有成熟的队伍,且都没有专业经验。筹建期间,杜宗升带着科室人员学习培训、苦练技能。当年3月,ICU重症监护室正式成立,结束了钟祥无ICU重症监护室的历史。

杜宗升负责的是综合性ICU,任务多,病性复杂。成立初期,队伍尚未壮大,但接诊数量很多。为了确保医疗质量、救治更多的患者,成立初期的一年多时间,杜宗升基本上吃住都在医院。

不久,ICU迎来一次挑战。

约晚上9时,一位剧烈呕吐的病人被送进了ICU。刚到病床上,病人就出现了意识障碍伴随抽搐,询问家属得知病人晚上喝了过期的药酒。经过诊断,初步判断为乌头碱中毒、室颤、阿斯综合征。根据病史,杜宗升迅速做出诊断,立即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电击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等救治。但由于患者中毒较重,出现反复室颤,杜宗升只能和科室的2个值班医生轮流进行胸外按压长达5个小时。按压期间,还采用电击除颤十余次。第二天凌晨两点,病人终于脱离危险。

还没来得及休息,两位车祸多发伤患者又送了进来。头部冰枕、气管切开、胸部固定、输血、补充血容量、血流动力量监测……一道道指令有序下达并进行,杜宗升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将患者从“鬼门关”抢了回来。

刚喝了一口水,科室的急救电话响了起来——妇产科,妊娠子痫患者,请迅速做好急救准备;120急救车送来一位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一个个地脱离了危险。持续工作12个小时,连早餐都来不及吃的的杜宗升,刚走出ICU抢救室,便低血糖晕倒在病房门口。苏醒过来后,杜宗升休息了一上午,下午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就这样,杜宗升和刚组建不久的ICU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7年后,杜宗升交过接力棒时,他负责的ICU拥有了30名医护人员,成为医院的核心科室。

传承中医重疗效

2011年,杜宗升服从组织安排,回到市中医院,担任院长助理一职,既是医生,又是管理者。

杜宗升精通中西医治疗方法,擅长中医疗法。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着力打造中医“名科”。自2015年起,该院的康复科、脑病科、骨伤科等科室,相继通过湖北省或荆门市验收,成为中医重点专科。同时,他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冬病夏治”“冬令进补”、中医文化传播等工作,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中医要被认可,首先要靠疗效。当前,正值夏天,“冬病夏治”活动又一次开始了。作为荆门地区首家“三甲”中医医院,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诊疗活动已30多年。杜宗升主张看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从治疗时机、适宜病种、药材组方、药物配制到穴位选取、体质辨识,如今,在开展该项诊疗活动时,他提倡“一人一方”,辨证施治,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专业治疗服务,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同。

“我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得好,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不然我会觉得很惭愧。”遇到疑难杂症,杜宗升会反思,会查文献、翻古籍,会请教知名的老中医,对待前来求诊的患者,他从不马虎。

2016年,一位近60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起每月2000多元的药费和输血的费用,准备放弃治疗。后来,经人介绍,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杜宗升,想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来缓解病痛。杜宗升诊断后,先初步拟定药方,再仔细加以论证,最后开出最合适的方子,让患者用膏方调理的方式治疗。得知患者是低保户,杜宗升主动为患者减免费用。患者带着中药回家,谨遵医嘱按时服用。定期复诊时,杜宗升根据复诊结果调整药方。慢慢地,患者原本需要一个月输一次血来维持生命,变成了一个多月输一次血,后来又变成了两个月输一次血……前不久,患者再一次复诊,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喜极而泣。

“看到杜医生的第一眼,就相信他一定能对症下药。”不少前来问诊的患者这样说起对他的印象。对待病人,他轻声慢语、耐心细致,既掌握病患信息,又宽慰病人情绪,有时还做医疗知识的科普。中医讲究系统性、整体性治疗,杜宗升总会与病人通过拉家常式的交流,来掌握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在讲解病情时,他会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科普养生知识,让患者树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

治疼痛难,治心病更难。去年,一位三叉神经痛患者不愿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又无法忍受疼痛,有了轻生倾向。患者家属带着患者来院求诊,杜宗升辨证施治,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药方。看到患者有厌世情绪后,又及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在后期的复诊中,杜宗升除了会及时调整药方外,还会坚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现在,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如今,身为中医院副院长,杜宗升既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推动者。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医院着力增加中医临床路径病种数、开办省继续教育项目、开展中医科研立项,同时,探索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的新模式、推广“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院的特色优势和作用,提升了百姓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满足了百姓中医院的医疗保健需求,也促进钟祥市的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