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1星期三
新闻报料热线:0724-4261072 Email:jrzx139@sina.com <上一期 下一期>
第C3版:专题
默认

马成付:爱“操心”的当家人

春节将至,自家的年货都还没准备,爱“操心”的马成付却担心贫困群众办不上年货,跑前跑后地想办法。

马成付今年55岁,是文集镇马桥村的党支部书记。做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靠着“不断折腾”,他帮村民解决了一件又一件难事,为村里化解了一桩又一桩难题。他花了九年的时间,硬是将一个村事无人管、垃圾无人收、污水无人治的“三无”落后村,变为“设施群众管、费用群众缴、保洁群众评”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让“马桥模式”成为了全荆门乃至全省学习的样板。2015年,他被评选为钟祥市劳动模范。

一排排迷人的风景树、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一条条平坦的道路、一盏盏靓丽的路灯……美丽的马桥,以全新的乡村魅力让到访者点头称赞。2015年,马桥村被钟祥市授予“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称号;2016年,获得了“湖北省绿色示范村”和“湖北省宜居村庄”称号。

想到2011年刚上任的时候,马成付记忆犹新。那时,村里最需要解决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排乱流的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他组织干部群众共同商议,再将群众意见在村委会上集中讨论,最终确定成立保洁协会,将村庄环境整治交由保洁协会管理,彻底解决了这些难题。

在村庄建设中,马成付坚持把村庄当花园建。他带头组织群众迁村腾地,不到5年时间,全村9成住户集中住到了村主干道两边,既便于出行,又便于管理。在保洁上,他带领群众探索出了设施群众管、费用群众缴费、保洁群众评的“马桥模式”。他还积极争取100多万元项目资金,实现道路硬化9.5公里,栽植红叶石楠5000多株、麦冬2000平方米,安装草坪护栏100多米。筹集资金50多万元,建成人工湿地就地生态处理模式,并对农户门前4公里下水道进行了清淤,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近几年,在马成付的带领下,村里还积极筹措资金,投资50万元修建4000平方休闲广场,投资10万元安装路灯35盏,投资150万元维修标准化群众服务中心,偿还村级债务30多万元。

先富带动后富,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靠着敢打敢拼的劲头,马成付在钟祥的建材行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也带着村民一起致富。他先后带出个体经营户20余家,帮助解决30多名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他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本村特色产业,逐步带领群众从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高效种植方式转变。目前,村里成立了地瓜专业合作社,带动180户农户,种植地瓜近千亩,户平增收超万元,让“文集地瓜”成为了品牌。他还鼓励50户农户种植绿色蔬菜,户平增收2万元以上。

马成付说:“村民都是我的亲人,他们的困难我都会一管到底。”80多岁的刘家山是村里的留守老人,无劳动能力,女儿外出多年未归,无人照料。马成付带老人就医,帮老人建房、申请低保,还帮老人找到了女儿,让老人老有所依。“谁家有困难,就找马成付。”村民编的这句顺口溜,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吴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