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星期三
新闻报料热线:0724-4261072 Email:jrzx139@sina.com <上一期 下一期>
第D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默认

钟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五年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凝聚发展共识,充分发挥优势,开展视察调研,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出17项建议,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汇集发展合力,多方争取上级机关和各方面的重视支持,汉江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沿江高铁钟祥段开工建设;主任会议成员包联30多个重点项目,为50多家企业纾困解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的挑战,开展“进百企、解难题”等活动,专项检查涉市场主体司法案件办理,组织企业与执法、司法机关座谈,协调解决发展难题。防范发展风险,审议“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和年度计划执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首次听取财政绩效报告,及时作出中止大明承天府项目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148个,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评定为绿色等级。

五年来,始终对标对表、善作善为,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决议重大事项,对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进行调研、论证、审议,并作出相应决议决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规范人事任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选举和任免,规范程序,促进了政府机构改革和监察、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换届选举,设立市、乡(镇)两级选举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依法有序推进,9月16日,全市77万多选民在761个选区投票,选出1626名市、乡镇两级人大代表。

五年来,始终依法监督、精准监督,推动建设法治钟祥和基层治理现代化。

聚焦法治宣传教育持续监督,开展“宪法日”主题活动,组织26次200多名人大选举任命人员向宪法宣誓。监督“七五”普法规划贯彻实施,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开展“八五”普法的决议。聚焦法律正确贯彻实施持续监督,开展《城乡规划法》《河道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维护规划权威、保护江河湖泊生态安全等,并组织清理和审查规范性文件800多件。聚焦依法行政持续监督,每年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对10个政府部门进行工作评议,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创新第三方评价,对评议整改成果进行跟踪督办。聚焦司法公正持续监督,每年听取市法院、市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报告,审议相关专项工作报告,在全省县市区人大率先作出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议。聚焦扫黑除恶持续监督,连续三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视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畅通人大信访渠道,交办、转办、督办信访件647件。

五年来,始终为民服务、为民办事,推动民生福祉改善提升。

守护健康安全,动员组织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投身抗疫斗争,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开展视察调研,推动市急救中心等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强动物防疫,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守护绿水青山,将《加强生态环境与治理保护的议案》作为贯穿本届人大履职的一号议案,连续五年跟踪督办,每年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和“环保世纪行”活动,每年听取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监督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主要考核断面水体水质逐步改善,空气达标优良天数逐年递增,“十三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生态环境稳定好转。守护幸福生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视察城市建设,推动龙山大道、承天大道等22条城市主干道新建改造;连续三年视察教育工作,推动龙山实验学校建成使用和技校新校区建设;深入偏远地区督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市所有行政村开通了自来水;开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和“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等活动,乡村振兴工作得到了全国人大农委和省人大的高度肯定。

五年来,始终依靠代表、服务代表,推动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发挥。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代表工作网络,筹措200多万元推进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共建成代表之家77个;坚持代表履职培训、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回选区述职、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共组织代表集中学习培训4000多人次,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集中视察调研活动1500多人次。深入开展代表行动,连续四年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走访全市74个贫困村、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搜集个性及共性问题建议2000多条,分级转交市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解决问题1000多个。活动中,代表自发捐款和成立扶贫基金,帮助3000多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我市“产业链上建代表小组”、“代表问效”等做法在省、荆门市人大交流经验。认真办好代表建议,健全完善办理机制,每年听取审议年度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对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本届五次人代会上提出的349件代表建议中,85%得到解决。其中,27件重点建议办理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被评为满意,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五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自身建设提质增效。

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专题学习班,常态化开展党组中心组、主任会议、常委会、代表小组理论学习教育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政治机关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健全。新设市人大法制、财经、社建三个专门委员会和郢中、官庄湖、南湖三个工作委员会,各专工委依法履行职责,为常委会审议报告、作出决议决定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指导乡镇人大落实《湖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统一规范挂牌,配齐机构和人员,夯实工作基础。制度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建立健全人大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修订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出台《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提高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意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知识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建成信息中心和联网监督平台。作风建设不断深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廉政主题教育、作风建设年活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改进文风会风。

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政治学习,健全完善人大常委会党组、人大机关和代表小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规矩,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生命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强化政治担当,把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总任务,围绕实现“两个目标”、聚焦“四大关键”、实施“八大计划”,开展视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依法履职行权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贯彻实施宪法,开展“八五”普法,加强规范性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正确有效监督。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和社会保障,加强相关法律贯彻实施情况和专项工作监督,加强“十四五”规划实施、计划执行、预算审查的全过程监督,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定期报告制度,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支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促进司法公正。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程序,重点加强对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草案的合法性审查,加强对决议决定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选举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任前法律知识测试、拟任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等制度,加强对人大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

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职。统筹开展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健全市、乡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制度,完善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重要活动制度,建立代表激励约束和届中退出机制,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强化履职服务保障,为代表行使职务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物质保障和工作便利。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坚持人大常委会联系走访代表、代表联系走访群众的双联双走访工作机制,健全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定期开展“代表行动”等活动,组织代表进基层、进社区、进村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社情民意。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加强对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指导,建立健全人大专工委和乡镇人大主席团领衔提出议案建议工作制度,改进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提高问题解决率。

四、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不断扩大有序政治参于,在乡镇人大探索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在街道探索开展由“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等人士参与的居民议事试点。推进工作制度建设,完善议事规则,规范会议程序、提高会议质量。建立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两院”法官和检察官履职评议,在司法领域探索开展类案监督。建立主任会议成员包联专工委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专门委员会和街道(新区、管理区)人大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从严、纪律执行从严、作风要求从严,大力培树“严新细实”良好作风,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